欢迎访问雅正律所数据库!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3650号建议的答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魏立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分级实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将乳制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产品严检、市场严管、违法严惩,特别是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采取“史上最严”的监管措施,实施体系检查、每月抽检、配方注册等监管制度,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提升行动,通过“提升乳品质量,企业公开承诺”等工作措施,政府搭台、企业承诺、行业倡议,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鼓励社会监督,推动乳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至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抽检的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总体合格率均在99%以上;2019年乳制品合格率达到99.7%,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达到99.8%;2020年上半年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合格率均达到99.9%。违法添加物三聚氰胺连续11年未检出。

 

  二、关于乳制品检验的法规要求

 

  目前,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检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第五十二条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以有效验证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为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乳制品检验做出了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逐批检验,保证食品安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生鲜乳进货查验制度,逐批检测收购的生鲜乳;第三十四条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检验内容应当包括乳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乳制品中的添加剂、稳定剂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种等,婴幼儿奶粉在出厂前还应当检测营养成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规定,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次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乳制品检验制度

 

   市场监管总局在督促乳制品生产企业认真执行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基础上,积极与行业协会、生产企业了解实际情况,主动与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沟通研究,充分了解巴氏杀菌乳等乳制品保质期短与检验时间长的客观情况以及原料、半成品与成品检验制度执行中存在的同一检验项目重复检验等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依据职责将不断推动乳制品检验有关法规制度的完善,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修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在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乳制品检验制度,探索基于产品设计、原料把关、过程监控、定期监测等控制措施,合理设定低温短保质期乳制品微生物等检验项目和频次。

 

  感谢您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注。

  

 

                                                                                                    市场监管总局

 

                                                                                                          9月9日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